畜牧与动物医学论文_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发

来源:营养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1-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1.2 试验饲粮与饲养管理 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1.4 指标测定与方法 1.4.1 营养成分的测定 1.4.2 瘤胃发酵参数的测定 1.4.3 瘤胃微生物菌群测定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1.2 试验饲粮与饲养管理

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1.4 指标测定与方法

    1.4.1 营养成分的测定

    1.4.2 瘤胃发酵参数的测定

    1.4.3 瘤胃微生物菌群测定及数据分析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2.2 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微生物菌群丰富度与多样性的影响

2.3 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微生物菌群组成差异的影响

2.4 瘤胃发酵参数与瘤胃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研究

2.5 不同饲养方式对瘤胃微生物菌群代谢途径及功能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3.2 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微生物菌群丰富度与多样性的影响

3.3 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

3.4 不同饲养方式对瘤胃发酵参数与瘤胃微生物的相关性研究

3.5 不同饲养方式对瘤胃微生物菌群代谢途径及功能的预测

4 结论

文章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3周岁、体重[(176.3±14.7) kg]相近、体况良好的公牦牛20头,随机分为舍饲组(全混合日粮)和放牧组(放牧),每组10头牛。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舍饲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而瘤胃pH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2)舍饲组瘤胃微生物菌群Chao1指数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3)在门水平上,舍饲组瘤胃Saccharibacteria、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ae)、软壁菌门(Tener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而放牧组瘤胃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在属水平,舍饲组瘤胃Candidatus_Saccharimonas、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螺旋体属_2(Spirochaeta_2)、凸腹真杆菌属(Eubacterium_ventriosum_group)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而放牧组瘤胃罗斯氏菌属(Rosebuna)、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Family-ⅩⅢ-AD3011、丁酸弧菌属_2(Butybrivibrio_2)和奎因氏菌属(Quinell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4)利用PICRUSt预测瘤胃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功能,在KEGG2水平,舍饲组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核苷酸代谢(nucleotide metabolism)、转录(transcription)、运输和分解代谢(transport and catabolism)基因家族相对风丰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综上所述,与放牧相比,全混合日粮舍饲育肥提高了牦牛瘤胃内非纤维物质的降解菌以及半纤维降解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增加了VFA浓度,并且牦牛的能量代谢通路上调,促进了牦牛的高效代谢,有助于加快牦牛的生长发育。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S823.5

文章来源:《营养学报》 网址: http://www.yyxbzzs.cn/qikandaodu/2022/0124/2162.html



上一篇:儿科学论文_脑瘫儿童进食功能分级系统及营养不
下一篇:畜牧与动物医学论文_荷斯坦牛及其杂种公牛养分

营养学报投稿 | 营养学报编辑部| 营养学报版面费 | 营养学报论文发表 | 营养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营养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